冬修水利,強基惠民。
位于高虹鎮以防洪為主,
兼顧灌溉、發電、供水,
以及改善水環境功能的水濤莊水庫經過整修,
目前已是煥然一新。
這座已經運行了10余年的水庫,完成了標準化管理自評驗收,各項工作制度按照標準化完善,臺賬資料完備齊全,近日也通過了省級專家驗收組現場驗收。
存在同樣情況的板橋鎮的魚坑水庫于1968年動工興建,已經有近60年的歷史。前期,水庫實施除險加固,防洪能力提升。但在過去幾年,由于養護不到位,壩坡出現了雜草、雜物,破壞了壩面完整和工程區域面貌。
按照山塘標準化管理驗收標準,今年年初,鎮水利員逐一排查,羅列出問題清單,聯系管理責任主體對水庫管理與保護范圍進行劃定,施工人員清理庫區雜草、雜物,水位尺、管理房等設施也得到了更新。
標準化建設推進的同時,鎮村主動與水利部門對接,解決了上田村的飲用水問題,2000余名村民的飲用水品質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喝上了“放心水”的村民紛紛點贊:“以前是村里自發通過水庫底部老涵管取水,飲用水不清爽,現在好了,水利部門從水庫中間層取水,水質明顯好了。”
水庫是下游百姓的生命之源,但也成了不少游泳愛好者的集中地。而山塘水庫設立的游泳警示牌也是大小不一,有的很醒目,有的則字體掉落、破損失修。區水利局防汛水管科副主任梁峰解釋了一個大背景:水利工程大多建設久遠,特別是水利工程點多、面廣、量大、規模小,“建而缺管”、“管而不全”的現象存在比較普遍。
為確保水利工程安全、持續、高效運行,消除工程存在的隱患問題,根據省市水利工程標準化創建要求,在去年全面啟動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創建的基礎上,今年,我區落實水利工程管理責任和具體措施,將涉及7個類別的75個大小水利工程列入標準化管理創建名錄,年底前全面完成創建任務。
那么,什么是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
它的驗收內容針對水庫、山塘、堤防工程、農村供水工程等類別“量身定做”,實行逐個工程驗收,主要包括機構人員、管護經費、管理基礎、運行管理、工程面貌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截至目前,我區水利工程標準化建設成績單上顯示水利工程劃界完成64個,工程管理手冊編制61個,各類平臺建設61個,完成率100%。
年關將至回頭望,
水庫標準化建設從“效果圖”到“實物景”的
轉變得到了百姓的認可。
玲瓏街道高坎供水站、太湖源鎮里成塢山塘和錦北街道大柴山灣水庫等標準化創建樣板點像一幅幅風景畫展現在市民眼前。
標準化建設以來,提了“顏值”的水庫讓市民活動有了新去處,特別是青山湖街道孝村村上游水庫和錦北街道的大柴山灣水庫。板橋鎮的魚坑水庫經歷了這次建設后搖身一變成了一名實用型“選手”,而孝村村的水庫卻成了村民眼里“這邊獨好”的風景線。
我區10公里青山湖綠道貫通后,自然成了市民飯后散步的首選地。但孝村村村民在家門口也有“綠道”可以走。標準化建設后,上游水庫改頭換面,下游村民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時,相約欣賞水庫風景也成了村民茶余飯后的慣例。
建設得再好,后期的運維才是標準化建設的靈魂所歸。6月,區水利工程標準化運行管理平臺上線運行,水利員的巡邏工作就走上了智能端。
錦北街道大柴山灣巡邏員裘先林平均每天要去水庫兩次,根據規定的巡查路線對水庫的安全和環境進行全面的“體檢”。檢查中,隨身攜帶的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將現場情況同步實時錄入區水利局的數據后臺。
下一步,我區將創新水利工程管理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全區將推進水資源水權制度改革。根據省水利廳明確小型水庫劃界規范的要求,開展山塘水庫確權劃界,并頒發水資源權證,為小型水庫標準化管理等工作創造基礎條件。
|